“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南川法院秉持“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办案理念,以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针对涉劳动报酬案件开展集中执行,帮助50余名农民工快速执行被拖欠的劳动报酬98.53万元。
精准排查 打牢执行基础
“通常情况下,企业欠薪案件涉及人数多,若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反映并将其所欠报酬全部执行到位,前期调查必须详尽充分。通过关联案件的财产调查情况,快速锁定企业相关财产线索,为后期顺利执行打下扎实基础。”南川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李珊姗介绍道。
南川法院将“迅雷行动”与全市“治理冬季欠薪”专项行动相结合,聚焦劳务合同、追索劳动报酬等涉民生执行案件,重点打击“欠薪、躲薪、赖薪”等违法行为。在专项行动启动后,南川法院针对区内存在欠薪隐患的企业,开展滚动式精准排查并细列台账制定预案,确保案件取得实效。
多方协同 核实财产线索
2024年11月,50余名工人因公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向南川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据了解,该建筑公司从2024年5月起,近半年未发放工资,经员工多次催要,公司负责人均以生产经营困难为由拒绝支付,员工遂申请劳动仲裁,经仲裁裁决该公司应当支付工资。裁决后,该公司仍未履行支付义务。
南川法院受理案件后,根据前期已经核实到的财产线索,了解到该公司在綦江法院的案件已经执行完毕,该院冻结的账户中还有6万元余额,另根据渝北法院反馈执行案件调查情况,也尚有剩余可供执行财产。
耐心释法 变被动为主动
为尽可能避免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承办人约谈了该企业的负责人,督促其妥善处理欠薪问题。
“法官,我的企业已经好久不能正常经营了,我确实是没有钱。”该公司负责人林某假装无奈说道。
“现阶段企业虽有困难,但是也要有担当。你在其他法院的执行案件我们已经核实,对你们公司的履行能力也已经掌握,希望你们能够主动配合法院工作,积极与劳动者协商。”
“我愿意配合法院积极履行义务,也希望法院能够在履行方式和履行期限上给予一定的宽限,我承诺一定按期支付。”林某承诺道。
巧用保全 力促案结事了
虽然承办人积极促进双方沟通,但是因前期拖欠工资产生摩擦,使得众多劳动者对企业已经丧失了基本信任,对执行方案双方一直无法协商一致。年关将至,若事情不能快速化解,不仅员工工资没有着落,企业也会因为强制措施的采取受到影响。为打破执行僵局,南川法院与区园区管委会取得联系,经实地走访,找到了案件突破点——该公司尚有一笔60余万元的应收款项届临支付期限。随后我院将该笔款项进行财产保全,在案款到期后,第一时间进行扣划,并随即解除对公司该银行账户的冻结。在向劳动者解释了执行方案后,劳动者欣然接受了执行方案,这场拉锯式执行画下了句号。
小案件关乎大民生。南川法院始终践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件不小办”的执行理念,通过一次次调解,在申请人与被执行人之间取得平衡;通过抽丝剥茧的调查,破解执行难题。面对执行之“难”,以善意理念作“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