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南川法院党组书记、代理院长刘桂华前往大观镇、太平场镇,对大观法庭“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以及太平场镇诉源治理相关情况进行调研,南川法院副院长黄新、李昊斌,大观法庭庭长刘小彬,太平场镇相关领导等陪同参加调研。
刘桂华同志一行依次走访和查看了大观法庭安防设施、审判庭、诉讼服务窗口、干警办公室等办公场所,详细询问了大观法庭案件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刘桂华同志调研了大观法庭“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相关工作,刘小彬庭长介绍了大观法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就下一步创建计划以及当前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做了详细汇报。随后刘桂华同志一行前往太平场镇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了太平场镇重大项目建设及诉源治理情况。
刘桂华同志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要深刻理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吃深吃透创建活动与平安建设、诉源治理等工作的融通关系,把握好创建指标,针对性开展创建工作。二是要加强联动。做好与辖区各单位的联动,深化“一街镇一法官”等工作机制,推动“一庭两所”辖区治理领域信息共享和矛盾纠纷联调建设,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指导和培训帮助提升基层组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积极支持开展辖区“无讼”村(社区)等创建工作。做好与本院其他部门的对接工作,集全院之力支持开展创建工作。三是要凝练特色。要挖掘大观法庭内部优势和辖区特色,将创建工作融入辖区社会治理,将辖区特色产业、亮点工作融入创建工作,以最小颗粒度务实举措让创建工作体现大观特色、南川特色。要落实南川区“1343”发展总体思路,结合大观片区突出发展现代农业重要增长极需求,把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