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芳华护法|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作者:高敏  发布时间:2023-03-13 16:38:09 打印 字号: | |


你为什么想成为一名法官?因为法官是法律行业最有可能实现最后正义的职业,我想成为其中一份子。

2013年7月5日,我心怀对法治中国的美好梦想走进南川法院。进入法院后我被分到鸣玉法庭,在办理一起起民生案件、化解一件件矛盾纠纷、撰写一份份审理报告过程中,我对实践中的法律有了更深的认知,也不断加深了对“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的理解。百姓事,心中事。在基层法庭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要有磨的功夫。而且要用接地气的语言,让法律知识能被老百姓理解,让他们知法懂法,感受到法治就在身边。

为了让老百姓们少跑腿,我经常和同事一起背上巡回审判箱,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沿着崎岖的山路,进农家院坝、田间地头,利用便携式巡回审判装备,搭建起简易的“科技法庭”,就地开展“坝坝庭审”。记得有个赡养案件的当事人任某已年逾九旬,共生育五个子女,其夫已去世多年,她随小儿子一起生活,因与其余四子女对赡养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老人诉至法院,请求四子女承担赡养义务。虽然山路崎岖、天气寒冷,但考虑到原、被告都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我决定去老人家进行巡回审理。经过一天的悉心释法明理和耐心细致劝导,老人的子女终于对老人的赡养及财产分配达成了调解协议。返回时夜幕已降临,此时的乡村美丽而又静谧,我心里也感到特别踏实和温暖。

2016年,我调入民二庭工作。转战商事审判,人民群众的需求细化为每一个司法案件的每一项诉请和抗辩,掩映于证据和法律事实之后。司法为民,体现在查明真伪、还原真相,厘清责任、核准损失,明确市场规则、维护交易安全;也体现在为追求效率效益的当事人,及时调和矛盾、修复关系;更体现在捋直是非黑白,向没有底线的当事人彰显法律的态度和“底线”。

2020年,我来到市三中法院挂职锻炼。虽然已在基层摸爬滚打七余载,但还是有一种本领恐慌。深感自己不足的同时,我加快学习的脚步,不断向优秀法官学习,积极开展庭询、案件调解、法律文书草拟等工作,不仅较好地协助办理案件,还主动思考工作,在信息宣传调研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为辖区保护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我调入行政庭工作。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行政案件,我既兴奋又倍感压力。我加快学习的脚步,保持求知若渴的状态,认真通读每一个案件的证据材料,在事实问题上抽丝剥茧、耐心以对,在法律认定上,搜索类案、积极请教,力争在每一次的角色转换中收获更好的自己。

转眼十年过去,回首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有过烦躁和迷茫,受过当事人的白眼,也得到过由衷的感谢,我很高兴自己没有后悔选择法官这个职业。一袭黑色的法袍,一柄千钧的法槌,一句暖心的话语,我用我的青春和热血传递司法的温度。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终将老去,但是这些藏在皱纹里的热烈和精彩都将是岁月赋予的最美芳华。

从不谙世事的少女,到持中守正的女法官,我想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来源:行政庭
责任编辑:综合办